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心理资讯

德西效应是什么意思?德西效应的生活例子和教育启示

发布时间:2025-04-19 22:57:35 作者:slub 点击:647 【 字体:

徳西效应是德西指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效应西效奖励却有可能减少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什意思德生活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实验,例和他让大学生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教育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启示第一阶段,德西所有的效应西效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什意思德生活实验组的例和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教育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启示为休息时间,德西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效应西效并把他们是什意思德生活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降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德西效应的生活例子

(一)学校教育

在低年级阶段,小学生们取得了一些进步,老师们就会用小红花、五角星、大拇指等方式奖励学生,从而提高小朋友们的学习动力。但是,到了高年级或中学阶段,教师就很少使用这些方法,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小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尚未形成,需要一定的外部刺激。但是,到了高年级阶段,一方面,简单的外部刺激已经无法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学生已经有能力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此时教师的关注点就需要由外转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否则,教师的奖励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还会使学生将成绩与奖励挂钩,而长期没有获得奖励的同学,可能会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继而厌恶学习与老师。当然,如果学生已经对学习内容本身很感兴趣,这时老师还是一味奖励,那么就容易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导致学生学习只是为了获得外部奖赏,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了。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应用“德西效应”,以适当的方法奖励学生,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越来越得到家长的重视。然而,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却经常出现“德西效应”现象。例如,很多家长采用奖励的办法来表扬孩子,孩子一次默写全对了,奖励一顿肯德基;孩子考试成绩提高了,奖励一身新衣服;孩子班级名次提前了,奖励一辆自行车。类似的情况,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似乎司空见惯了。但是,效果如何呢?也许短时间内有比较好的效果,孩子们会为了这种物质奖励努力一段时间。可时间一长,物质奖励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就像一件大牌衣服,穿上一个月后,就有些随意了,觉得无所谓了,从而也就不想学习了。可见,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学习好“德西效应”,应用好“德西效应”当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了,家长可以给予一些奖励,但是在语言表达的时候,最好跟孩子说,妈妈买了件新衣服给你,并不是因为你学习成绩好了,而是你衣服穿的时间长了,确实也需要换一件了。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内心需求,又将奖励与学习分开,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可谓两全其美。

(三)人际交往

同伴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在交友过程中常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小朋友之间,还是成人之间,为了使情谊地久天长,经常会互送一些礼物。某种程度上讲,礼物也是对于友情的奖赏物。例如,张然小朋友外出旅游时,总喜欢让爸爸妈妈买些景区的小礼物,这样回家后,他就可以送给他心爱的小伙伴,从而增进他们之间的友情。当然,如果我们一味地通过礼物来维系友情,这样的人际关系注定无法长远。因为真正友谊的背后是信任与被信任、同一个思想层面的交流、有价值的信息、寻求帮助和支持、获得持续的善意与关心、有共同的追求与兴趣爱好等等这些高层次的需求。“德西效应”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关注交往对象的内在需求,尤其是要保持一个“互欠”的心理,这样的友谊也许就可以走得更远。

(四)单位工作

薪酬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有效硬件,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情绪,但是每一个公司都不轻易使用这件精确制导武器。如果使用不好,可能会带来“德西效应”,不仅不能激励员工,还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在IBM有一句拗口的话:加薪非必然!IBM的工资水平在外企中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低的,但IBM有一个让所有员工坚信不疑的游戏规则:干得好加薪是必然的。1996年初,IBM推出个人业绩评估计划(PBC)。PBC从三个方面win(制胜)、executive(执行)、team(团队精神)来考察员工工作的情况。IBM薪酬政策的精神是通过有竞争力的策略,吸引和激励业绩表现优秀的员工继续在岗位上保持高水平。IBM能够通过独特而有效的薪金管理达到奖励先进、督促平庸的效果。IBM将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相互挂钩而且有效地避免了“德西效应”的产生,这种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高效绩文化。

  德西效应的启示

启示1: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无论是在教育中,还是在工作中,都需要协调好“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一般来说,物质奖励短期见效快但不长久,精神奖励短期见效慢但能长久。“德西效应”告诉我们,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更重要,不能因为一时的外部刺激有效果,就一味地进行物质奖励。相反,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精神奖励,促进学生或员工潜能的发挥,这样才能让大家充满动力地面对学习或工作。

启示2:关注内部动机,促进自我成长

根据德西效应,教师和家长在表扬学生时,要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平时,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良好行为,给予表扬。有音乐才能的,可以鼓励多唱歌;有体育才能的,可以参加运动队;有文艺才能的,推荐参加乐队等;爱读书的,可以给予更多的读书机会;爱写作的可以让其有公开发表的机会;爱发明创造的,可以提供更多实验的机会。总之,关注学生的内部动机,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就可以避免学生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挽回女友的方法集锦

挽回女友的方法集锦
在挽回学院上有很多失恋的朋友,极力于挽回。每位朋友真心实意的爱都令人感动。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我们特意总结了很多破镜重圆公司的内部资料,在这里免费分享给大家。篇一:永远都不会管用的4种方法以下4种方法 ...

如何调整科三考试心态

如何调整科三考试心态
如何调整科三考试心态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稳固的,而心理状态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固性,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统一的表现。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何调整科 ...

关于强迫症的心理调适

关于强迫症的心理调适
关于强迫症的心理调适众所周知,强迫症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病人对其强迫想法成年累月地进行着艰苦的“自查搏斗”,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关于强迫症的心理调适,希望对你有帮助。他们力图克制却无法摆脱,对自己反复 ...

心理健康知识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知识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知识心得体会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心理健康知识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心理健康知识心得体会 ...

挽回女友的9个步骤,高情商男人挽留女友的攻略

挽回女友的9个步骤,高情商男人挽留女友的攻略
感情的经营从来都是共同维护,一旦有一方不想维护了,那么感情就会开始崩塌瓦解;所以当女友有了想放弃的想法时,作为一个高情商男人要怎么挽留女友呢?下面就给大家讲讲,挽回女友的9个步骤。第一步:感情复盘在很 ...

怎样保持个人的心理健康

怎样保持个人的心理健康
怎样保持个人的心理健康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大家也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着一样的重要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怎样保持个人的心理健康,欢迎大家分享。一、保持充足的.睡眠研究指出,睡眠不足会导致压 ...

听心理知识讲座学习心得

听心理知识讲座学习心得
听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推荐度:吸烟危害知识讲座小结推荐度: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推荐度: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教案推荐度:心理学与生活学习心得推荐度:相关推荐听心理知识讲座学习心得11月6日晚7点,在南院多媒 ...

驾驶证考试心态不好怎么调整

驾驶证考试心态不好怎么调整
驾驶证考试心态不好怎么调整好心态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情很快乐,无论对待何事总能保持内心充满乐观开朗的情感。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驾驶证考试心态不好怎么调整,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驾驶证考试心态不 ...

思念无尽,心如驰骋,别离后依旧奔腾不息的思念

思念无尽,心如驰骋,别离后依旧奔腾不息的思念
思念如马,一旦别离,便如马蹄不息。这句话描绘了人们对远方之人的深深眷恋。当两人分别之际,都会经历一番难舍难分的情感波折。本文旨在探讨这种浓烈的思念之情,并分享一些抚慰心灵的方法。一、思念之苦当与某人心 ...

心理测试自己最真实的性格

心理测试自己最真实的性格
心理测试自己最真实的性格心理测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测试方法,它是指通过一系列手段,将人的某些心理特征数量化,来衡量个体心理因素水平和个体心理差异差异的一种科学测量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以下是小编为大 ...

现实世界中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

现实世界中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
现实世界中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如今,世界各地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数正在持续增长。其特点是人们在头脑中所经历的不良状况,但有时也涉及到身体症状和情绪健康,而且如今导致许多心理健康障碍的原因尚待发现。以下是小编 ...

心理健康知识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知识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知识心得体会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心理健康知识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心理健康知识心得体会 ...
返回顶部